• 服务热线:

    0755-25727402

  • 详情

    ABOUT THE ASSOCIATION

我国古树名木白蚁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白蚁遍布全世界,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的亚非拉国家,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1.3亿年。目前,全世界白蚁已达3108种[1]我国记载474种[2],白蚁在我国的分布,除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和黑龙江等省、自治区至今尚未发现白蚁外,其余省、市、区均有分布,其种类和密度均有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分布的最北点为吉林的公主岭,最南点为海南的西、南、中沙群岛,东至台湾,西达西藏墨脱。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危害广泛,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20亿元人民币[1]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时空的变迁,印刻着历史的痕迹,是绿色的活化石、活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生态文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旅游价值,但由于古树大多处于生理上的过熟阶段或衰老阶段,生长势差,易于遭受白蚁等森林害虫的危害。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资源,有效控制古树名木白蚁危害,延长古树名木寿命,国内很多学者开展了不少研究。本文综述了我国在古树名木白蚁防治实践中积累的相关技术和经验,为开展古树名木白蚁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白蚁危害检查技术

1.1 古树名木产生白蚁危害的原因分析对古树名木造成危害的白蚁种类主要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chinensis、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ps等,也有堆砂白蚁属和树白蚁属的白蚁危害古树名木。古树名木遭受白蚁危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6]:

①气候和环境适合白蚁生长和繁殖;

②古树由于大多处于生理上的过熟阶段或衰老阶段,断枝缺梢严重,树皮爆裂,其长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抗病虫害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大为降低,为白蚁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部分古树名木被天牛、小蠹虫、象鼻虫、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危害造成树木枯萎,而白蚁更喜欢在枯死折断或砍伐一段时间后的树枝或树桩内蛀食,或从伤口蛀入树体内筑巢;

④部分古树名木位于古建民宅院落中,靠近房屋、院墙等阴暗场所,木构件多且复杂,有利于白蚁的孳生、繁殖与蔓延,再加上一些居民对古树名木缺乏保护意识,在其周围乱堆乱放,人为引进白蚁;

⑤发现太晚,防治不够及时,由于白蚁危害树木的迹象极其隐匿,难以察觉,即便是园林工作人员在白蚁危害树木初期也难以发现白蚁,因此造成危害逐年加剧,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⑥防治方法不得当,不能对症施药或轻易将防治工作包给非专业的个体治蚁户,防治不彻底,拖延或贻误了灭治时;

⑦城市建设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深刻变化,白蚁主要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如燕子、蜘蛛、青蛙、蟾蜍、穿山甲等明显减少,对白蚁有翅成虫的捕食率大大降低。

1.2 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的检查对每一株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详细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①检查树干表面、地面裸露根表面是否有泥被、泥线、分飞孔等白蚁活动迹象;

②检查树体是否有朽烂等现象,如果有,详细检查朽烂处是否有白蚁危害迹象或活体;

③检查树体是否产生树洞、凹陷等现象,如果有,详细检查树洞内、凹陷等处是否有白蚁危害迹象或活体;

④检查树体上是否有断枝现象,如果有,详细检查断枝截面处是否有白蚁危害迹象或活;

⑤以树基为中心,检查周围环境中是否有白蚁危害迹象或活体;

⑥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活体白蚁,现场采集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白蚁种类鉴定;

⑦拍照并记录古树名木的生长态势、生长环境、挂牌信息以及每处白蚁危害点的蚁害状况;

⑧详细记录每一株古树名木的地理信息数据,填写《古树名木白蚁危害调查记录表》。

2 白蚁预防技术

2.1 植物检疫古树名木一般很少搬动,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需要,有时需将古树名木“搬家”。古树名木移植前应事先做好检疫工作,检查有无泥被、泥线、蛀空或排泄物等白蚁活动迹象,确认无蚁害后才能搬运移植;否则,需进行白蚁灭治处理,以防人为活动导致白蚁扩散危害。

2.2 加强养护管理和复壮加强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和复壮,包括:

①树体管理:主要有树洞修补、外伤处理,防止白蚁入侵,树冠回缩修剪、树体支撑、树干滴注营养液、叶面施肥等复壮措施。

②土壤管理:采用埋施缓释有机肥料、土壤深翻埋入透气性材料、在根系分布范围内进行透气铺装、设置护栏等措施加强树木生长态势,促进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③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改善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坚决拆除各类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非法建筑、搭建物及支架,改善古树名木的通风透气,促进其光合作用,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能力,清除堆积在树下的垃圾、残土、污水等[7-9]

3 物理防治技术

3.1 挖巢(或取巢)通过白蚁危害检查,如在古树名木附近或树体内发现有蚁巢,可采取挖巢或取巢的方法进行白蚁灭治,一般情况下,土栖性白蚁如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筑巢于地下,需将修筑于地下的蚁巢(包括副巢)挖出来;而乳白蚁属土木两栖性白蚁,可筑巢于树体内,也可修筑蚁巢半地上半地下,灭治白蚁时需将蚁巢从树体取出或挖出。

3.2 诱杀成虫白蚁分飞季节,利用白蚁有翅成虫趋光性的特点,在古树名木周边设置白蚁成虫诱杀装置(如黑光灯等),诱杀分飞扩散的白蚁有翅成虫,降低白蚁在古树名木或周围环境中筑新巢危害的几率,同时降低白蚁种群密度[7]

4 生物防治技术

4.1 保护白蚁天敌白蚁在自然界有很多天敌,其中常见的天敌有蚂蚁、蜘蛛、蟾蜍、鸟类、隐翅虫、步甲、蝙蝠等,还有穿山甲、食蚁兽,甚至一些螨类等。它们能大量捕食白蚁,对控制白蚁危害具有积极作用,保护好古树名木以及周边环境中的这些白蚁的天敌,能有效抑制白蚁种群数量的增长。

4.2 利用白蚁的信息素白蚁信息素是白蚁腺体分泌的、能引起同种其他个体产生特定行为反应的信息化学物质。白蚁信息素主要分为踪迹信息素、聚合信息素、警戒信息素、性信息素、促食信息素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白蚁信息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素用于害虫防治的主要措施主要有监控、破坏害虫交配、大规模诱杀及其他处理方法。由于白蚁的踪迹信息素具有挥发性,通常保持时间短,它只可增加白蚁对药物的接触机会,不能促进白蚁取食,甚至抑制工蚁取食,所以它的诱杀作用不大。而性信息素只有在白蚁分飞时才可应用,且只能防治白蚁有翅成虫。白蚁的警戒信息素及其类似物可能在木材防蛀等领域有应用价值。白蚁的促食信息素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应用在监测控制系统上,但不同白蚁的促食信息素可能不止对苯二酚一种物质,今后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10]

5 化学防治技术

5.1 喷粉对树干、树洞、树体朽烂部位及树基周边环境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白蚁个体,即可采用直接喷粉灭杀技术[11],利用白蚁营巢居的社会性昆虫生物习性,带药白蚁将药粉带回蚁巢内,再通过个体间的舔舐、交哺、清洁等行为特性,将药粉在白蚁个体间相互传递,使更多的白蚁个体受药,待药性发作,致使巢体内多数(或部分)白蚁个体死亡,进而影响整个群体的生态平衡功能,群体逐渐衰弱,最终导致整个群体灭亡。

5.2 诱杀技术

5.2.1 TTR技术在古树名木白蚁活动的部位,设置白蚁监测装置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在监测装置中发现一定数量的白蚁后,通过喷粉、投放饵剂等处理,有效控制白蚁种群的白蚁防治技术。常见的“诱集+灭杀”装置有诱集箱、诱杀桩、诱杀坑等,用于诱集的饵料主要是松木、杉木或按树皮等。

5.2.2 毒饵诱杀对于毒饵诱杀技术在古树名木或园林树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国内已有很多报道[12-21],归纳如下:

①对树木及树基周边进行检查时发现有少量活体白蚁,或有明显白蚁活动迹象,不宜采用直接喷粉灭杀技术的,可采用毒饵诱杀技术,在有活体白蚁活动处或白蚁明显危害迹象处安置毒饵进行诱杀,常见的毒饵有诱杀包、诱杀条、诱杀块等。

②如在树基周围环境中使用,在发现白蚁活体或危害后埋设毒饵,利用白蚁营社会性巢居的生物学特性消灭整巢白蚁。

5.3 药液喷洒滞留

5.3.1 药液喷洒在实施喷粉灭杀或毒饵诱杀一段时间后,将白蚁防治药液采用低压喷洒的方式向树干表面、树洞内及断枝截面处均匀喷洒,树干喷洒高度为1.2m。树干喷药完成后,对树基周边1m范围内地表土层进行药液处理。该方法旨在“有蚁灭蚁,无蚁预防”,树干及树基周边地表土层经药液喷洒处理后,可有效预防白蚁等害虫危害树体。

5.3.2 药液环涂药液喷洒处理完成后(树干表面完全干燥),将白蚁防治药物用中性涂料稀释制成药物涂料,参照园林绿化石灰浆涂刷树干基部的方法,将药物涂料均匀环涂在树干基部表面,环涂高度1.2m,以阻止白蚁危害树体。

5.4 “打点滴”施药对树木进行了“打点滴”防治白蚁,将白蚁防治药剂通过吊瓶(或吊针等)缓缓输入树木韧皮部,使药液随树液流动,当白蚁取食树木韧皮部时中毒死亡。

5.5 环境白蚁监控药物处理结束后,在距离树基周边环境中(除树基周边施药区域)安装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定期检查装置,如发现有白蚁活动,即可采取白蚁诱杀技术进行处理。

6 展望

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同时又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态、文化、社会和科研价值,属于国家珍贵的活文物。对于古树名木产生的白蚁危害要及时进行科学防治处理,达到保护古树名木的目的,同时尊重自然法则。随着人们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的强化,古树名木白蚁防治技术研究将呈现以下特点:

6.1 古树名木白蚁危害检查技术升级对于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的检查,目前基本是沿用传统的“螺丝刀+手电筒”方式进行,也有借助电子内窥镜进行检查的,但效果不够理想。对活体树木白蚁危害的检查,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工具,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电子检查仪器(如声波探测仪、电子内窥镜、红外探测仪等)为辅,以达到全面、准确检查的目的

6.2 强化古树名木的养护和复壮树势衰弱及树体损伤是造成白蚁入侵危害的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增强树势,修补处理树体损伤,增强树木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6.3 充分利用自然因子及生态因子保护古树名木生存环境中的白蚁天敌,抑制白蚁种群的增长,深入研究白蚁病原生物控制技术在古树名木白蚁工作中的应用。

6.4 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由于危害古树名木的白蚁种类较多,各种白蚁的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性不同,采用单一的白蚁防治技术未必有效,综合应用各种可行技术是最佳防治方案。因此,在古树名木白蚁防治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古树名木白蚁危害。这种白蚁综合治理技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将是最有潜力的白蚁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程冬保,杨兆芬.白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宋立.浙江白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3]刘凯悦,陈海洪,汪国平,等.宁波市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5):517-519.

[4]李冬虎,郭仁霞,陈正峰,等.扬州市区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现状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1):73-75.

[5]宋裕民,陈秀龙,陈李红,等.绍兴市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7(6):57-59.

[6]钟平生,张颂声,李静美,等.惠州市名木古树白蚁危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5(2):62-64.

[7]王凌怡.泉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概述[J].福建建设科

2007(1):29-30.

[8]焦传兵.青岛市古树名木调查评价及分级保护[J].山东农业

大学2014(1):80-85.

[9]疏义恒,杨光荣.园林树木白蚁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09-110.

[10]程冬保.白蚁信息素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3,56(4):419-426.

[11]陈海江,胡寅,莫建初.监测喷粉技术防治危害古树的台湾乳白蚁的效果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自然科学版,2018(1):20-2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768-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3]傅碧峰,韦戈.林木白蚁的危害与防治[J].广西林业科学,2001,30(2):90-91,100.

[14]刘向阳.醉翁亭景区内千年古梅白蚁防治探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3):233-234.

[15]夏东进,李冬虎,曹磊,等.扬州市区古树名木白蚁综合治理初报[J].现代园艺,2018(3):127-128.

[16]陈政.芜湖市古树名木白蚁危害及保护[J].黄山学院学报,

2011,13(5):74-76.

[17]焦传兵.青岛市古树名木调查评价及分级保护[J].山东农业大学2014(1):80-85.

[18]项建平.文物古树白蚁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6):533-534.

[19]彭展金,黄兆儒,江峰,等.广州沙面岛古树白蚁综合治理初报[J].广东园林,2005,29(3):38-39.

[20]朱育旗,黄永香,陈琚德.古树名木散白蚁的防治方法[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5):129-130.

[21]王良衍,袁世杰,夏玲莉.天童山古树群白蚁防治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4):84-86.

 

信息来源: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0 年 2 月第 26 卷第 1 期